top of page

夜市奇想 用食物設計編織台灣的草根情懷|專訪食物設計師 詹慧珍

輕敲蛋殼,讓蛋黃與蛋白在平底鍋中緩緩散開。這種稀鬆平常,在食物設計師詹慧珍眼裡是一種哲學。她說:「敲蛋那一瞬,突然意識到,食物設計的價值在於打破日常的慣性。」食物設計品牌就此「蛋」生!


詹慧珍創立的 UOVO Food Design Studio,在義大利文裡就是「雞蛋」的意思。一顆雞蛋,從蛋白、蛋黃到蛋殼皆可被使用,不浪費一絲資源。就像她心中理想的食物設計一樣,不僅美味,更講究意義與永續。


設計一場食物與人的對話


在UOVO FoodDesign Studio裡,食物設計不只是設計盤飾或實物造型。詹慧珍表示:「我們用食物傳達想法、創造體驗、甚至解決問題。」


設計可以是直接入口的食物,也可以是間接相關的餐具、菜單、空間、甚至餐桌上的社會互動。她強調,食物是宇宙般浩瀚的載體,跟農業、性別、文化、環境、科技、AI、交通、政治無所不連。


比起廚師聚焦在「餐盤內」,食物設計師更在意「餐盤外」的設計。那些與人、與社會互動的環節。透過食物傳遞永續理念,讓參與者在品嚐美味的同時,感受到環境議題的重量。


食物設計師詹慧珍表示,比起廚師聚焦在「餐盤內」,食物設計師更在意「餐盤外」的設計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食物設計師詹慧珍表示,比起廚師聚焦在「餐盤內」,食物設計師更在意「餐盤外」的設計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
永續從餐桌開始 策劃一次次無聲的革命


這份重量詹慧珍在為有機食品業者「里仁」設計的永續餐宴中,靈活展現。面對氣候變遷、資源耗竭、塑料危機,詹慧珍認為:「我們不是只改變食材或菜單,而是重設我們與食物的關係。」從生產到再利用,她關注整個食物系統的運作方式。


餐宴中使用高麗菜,展現農作物如何因氣候劇變而面貌改變。第一道菜用視覺表現「我本來不是長這樣」的高麗菜,而第二道湯品則用回收的高麗菜邊角料熬製而成。這些體驗不只好吃,更讓人品嘗出背後的脈絡與意義。


詹慧珍透過台灣民眾最熟悉的高麗菜作為材料,凸顯出氣候、環境變化對食物的衝擊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詹慧珍透過台灣民眾最熟悉的高麗菜作為材料,凸顯出氣候、環境變化對食物的衝擊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
展覽的魔力 重現食物與人的連結


詹慧珍的食物設計展覽,不只是用美味讓人有更多思考,不能吃的食物展覽也總能觸動人心。她回憶「食物與人」展覽,參與者以食物代替衣物,訴說個人故事。


一位男生帶來牛肚,喚起童年對父親賣肉職業的記憶,意外修復了父子關係。她動容地說:「我沒想到,一場展覽能讓陌生人重新審視與父親的連結,這就是食物設計的魔力。」


最近一場「內容不食」展覽,模擬餐廳情境,販售的是「不可食用」的料理體驗。從洗手、噴酒精、拍照、點評,每一項動作都被解構為互動藝術。


小朋友的紅唇印、民眾自發性「抖內」、跨縣市來訪的熱情。都成了這場關於飲食的參與式劇場。詹慧珍強調,這樣的互動,是設計食物與人的關係。


詹慧珍在「內容不食」展出中,透過互動,讓參與者重新思考食物與人的關係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詹慧珍在「內容不食」展出中,透過互動,讓參與者重新思考食物與人的關係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
夜市小吃 永續的草根實驗場


對於TVBS GOOD提出,台灣的飲食夜市的永續計畫,詹慧珍更是有滿滿的靈感。


她說夜市就像是一個未經設計的開放式展覽空間。包容異國風情與在地滋味,充滿草根活力。認為夜市小吃就像即興創作,靈活、親民,適合推廣永續。她曾見過有雞蛋糕小餐車,以台灣地圖為模具。如果能烤出地方特色的雞蛋糕,宜蘭雞蛋糕加三星蔥,台南雞蛋糕帶甜味,簡單卻直擊人心。


她設想,若將永續融入夜市,像是使用非籠飼雞蛋、生物可分解包裝、標註碳排放量的資訊可以放在包裝上。那麼一塊雞蛋糕,就可能是一份氣候行動的入門指南。不必強迫改變飲食習慣,而是用輕鬆的方式,讓永續像夜市的熱鬧氣氛,滲透進日常。


詹慧珍先前通過「不尋常料理」的展覽,將生活記憶及風土文化融入美食,讓人與食物重新連結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 Design Studio
詹慧珍先前通過「不尋常料理」的展覽,將生活記憶及風土文化融入美食,讓人與食物重新連結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 Design Studio

未來夜市 共創永續的舞台


詹慧珍指出,夜市的社交屬性與低門檻創業模式,是推廣永續的絕佳平台。她建議以主題式展覽串聯攤販,例如「50/50夜市」,一半原食材、一半永續替代品,讓消費者在熟悉的口感中感受差異。


詹慧珍說:「我們不抹滅夜市的草根性,而是讓它更有未來感。」她提到,夜市的包裝問題也可透過設計改善,降低成本同時傳遞故事。認為夜市是人與食物碰撞的舞台,食物設計師的角色是用創意放大影響力,讓永續成為每個人能參與的共創體驗。


詹慧珍的食物設計,強調參與者共同創作的體驗。期待未來夜市也能成為推廣永續、人與食物碰撞的舞台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詹慧珍的食物設計,強調參與者共同創作的體驗。期待未來夜市也能成為推廣永續、人與食物碰撞的舞台。照片提供:UOVO FoodDesign Studio

讓食物重現溫度與意義


她的食物設計,不是精緻料理的表演,而是關於你我如何吃、怎麼想、又怎麼感受食物所帶來的力量。她強調:「食物設計不只是美味,更是探索餐盤外的世界。」在氣候變遷的挑戰下,詹慧珍用創意點亮永續的可能性,持續用食物說故事、談觀點、推動改變。

 
 
 

留言

評等為 0(最高為 5 顆星)。
暫無評等

新增評等

TVBS GOOD 「好事發聲」企劃,透過淺顯易懂的故事與報導,從日常與熱愛事物出發,觀察並分享永續案例,激發各種大小永續行動。如果你有永續故事想分享,或認同我們的理念,歡迎與我們聯繫。一起讓更多人參與,持續推動美好永續的發生!

  • Website
  • Instagram
  • Youtube
  • Email

© TVBS Media Inc. All Rights Reserved 聯利媒體股份有限公司

bottom of page